半岁时因药物导致失聪,在父母的帮助下,她通过读唇语学会了“听”和“说”,并凭借不懈努力,最终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博士。
生活、成长、求学,每一步都是“困难模式”,她却说:“我从来没有因为听不见,就把自己看成了一个弱者。我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。”
她就是《感动中国》2021 年度人物 ——90 后姑娘江梦南。
获奖后她最想感谢父母
“我会尽最大努力孝顺父母”
《感动中国》颁奖现场,专属于江梦南的颁奖辞是:“你觉得,你和我们一样,我们觉得,是的,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。先飞的鸟,一定想飞得更远。迟开的你,也鲜花般怒放。”
主持人敬一丹用唇语,对江梦南说了一句话:我非常佩服你的爸爸妈妈。
那一刻,江梦南最想感谢的就是父母。
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,江梦南说,父母可以再要一个孩子,但他们依然选择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她身上,“他们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父母。”
江梦南说:“现在我慢慢长大了,父母在一点一点变老,我会尽最大能力孝顺父母,让他们过一个幸福安稳的晚年生活。”
半岁失聪
她靠抚摸父母喉咙学发声
1992 年,江梦南出生在湖南郴州宜章县一个瑶族家庭,父母为她取名梦南,寓意是梦里江南,岁月静好。
半岁时,江梦南因肺炎误用药物,被诊断为极重度的神经性耳聋。“当时很多专家、医生都说,像我这样的情况,真的是学不会说话了,买助听器也是浪费。”
△ 江梦南和父母
就在父母濒临绝望时,一天小梦南突然发出了含混不清的“啊啊”的声音,这让夫妻俩激动得说不出话来。
他们下定决心教女儿说话 —— 教的不是手语,而是发音和唇语。夫妻俩让女儿摸他们的喉咙,感受声带震动,抱着女儿坐在镜子前让她观察说话时的口型,进行发声模仿。
江梦南学习说话,要记住每个音节、每个字的口型以及舌头的摆放位置。对她而言,若是一个字练习了一万遍能学会,父母就会很开心了。通过海量的重复与练习,江梦南学会了读唇语。